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

为什么要提出“金融文化”和“金融软实力”这个命题?
发布时间:2018-7-11 16:27:55    点击:1499次    [关闭本页]
(一)从社会的现实要求看
    当前物质越来越丰富,文化越来越贫乏,文化贫乏的实质就是精神的贫乏,信仰的贫乏,所以社会迫切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
    (二)从中国金融的现状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进步中也有诸多的困惑。巨大的进步,突出表现在经历了四个阶段,登上了三大台阶,建立了十大体系。第一阶段,就是从1978年到1983年,我把它算作“铺垫阶段”,就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重视、发展、搞活金融,实际上也是为市场经济做铺垫。像1978年人民银行升格为国务院组成部门,1983年实行流动资金“拨改贷”,等等。第二阶段,是从1984年到1993年,属于“起步阶段”,开始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起步,跨上第一个台阶。像1984年人、工两行分家,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资本市场形成;1993年的大规模治理整顿。第三阶段,从1994年到2002年,是一个“攻坚阶段”,开始全面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攻坚,跨上第二个台阶。像1994年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汇率并轨,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颁布实施,国家专业银行成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997年召开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应对亚洲金融危机;1998年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家国有商业银行13939亿元不良资产。2001年加入WTO并公布银行业对外开放时间表,等等。第四阶段,2003年到现在是“确立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跨上第三个台阶。像2003年银监会成立,“一行三会”架构形成;2004年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注资和国有商业银行上市;2005年实行汇率改革,2008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等等。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成功地建立了十大金融体系。一是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二是金融法律体系。三是金融监管体系。四是金融市场体系。五是金融组织体系。六是金融业务体系。30多年前,中国的银行业务只有简单的老三样——“存贷汇”;30多年后的今天,可以说几乎世界上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所能办理的业务我们的商业银行都能办理。七是金融科技操作体系。八是金融开放体系。九是金融人才体系。十是金融理论体系。但是,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仍存在着不少问题。除了改革开放深度、二元金融剪刀差、体制机制建设等以外,金融违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各类金融案件仍然十分突出,金融业的潜在风险仍然很大。这是为什么?这不能不让人们深思。
    (三)金融软实力与金融强国的召唤
    金融硬实力的平面扩张是金融大国的标志;金融软实力的立体提升是金融强国的标志。“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到金融业就是加快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就是从金融硬实力平面扩张的金融大国转变为金融软实力立体提升的金融强国。
    我认为,解决中国金融业的问题要靠三个基本要素,概括为“体、境、魂”三个字。“体”是什么,是自身物质层面的努力,包括深化改革,加强监管,完善体制机制,提高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素质等。“境”是什么,是社会环境的改善,包括经济的稳健发展,法制的健全,社会信用状况的改善以及国际金融环境的优化等。但是只具备上面两点还不行,还有一个“魂”的问题。“魂”是金融文化。目前,在上述三个要素中,“魂”的问题应该是最薄弱的环节。

 

协会地址:濮阳市黄河路与卫河路口西南角开发区工行院内   网旗网络|负责网站制作   网站管理
版权所有:濮阳市法学会金融法律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0393-8120998-18539325336   邮箱:pyjrfl@126.com
CopyRight©2016-2025 备案编号:豫ICP备2024059504号